摘要

为优化虾蟹贝养殖模式,研究了不同密度三疣梭子蟹(A组15 000只/hm2,B组22 500只/hm2,C组30 000只/hm2)分别混养中国明对虾(60 000尾/hm2)和青蛤(240 000只/hm2)对生长性能、经济效益及水质的影响。210 d的饲养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各处理组雄蟹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38.46,218.50和181.62 g,雌蟹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47.29,220.18和184.78 g,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三疣梭子蟹成活率和产量均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减小;各处理组中国明对虾和青蛤养成规格、成活率、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方面,B组净利润((144.93±3.43)×103元/hm2)显著大于A组((106.68±7.27)×103元/hm2)和C处理组((80.81±21.58)×103元/hm2)(P<0.05)。B组回报率最高((97.00±3.09)%),显著高于A组((74.71±5.02)%),A组显著高于C组((51.78±13.89)%)(P<0.05)。各处理组氨氮、亚硝酸盐氮、pH和溶解氧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符合正常养殖水平。综合考虑养殖经济效益和三疣梭子蟹生长性能,三疣梭子蟹-中国明对虾-青蛤混养池塘中三疣梭子蟹放养密度以22 500只/hm2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