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D2手术的基础上加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No.14v)清扫对于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02—2016年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D2胃切除术、且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的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腺癌;肿瘤位于胃下1/3部或侵犯到下1/3部;淋巴结清扫方式为D2或D2+;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无远处转移;术前未经新辅助化疗;排除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分组不明和围手术期死亡者。共计796例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按术中是否加行No.14v淋巴结清扫分为No.14v清扫组(293例)和No.14v未清扫组(50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并计算No.14v淋巴结的治疗指数[No.14v淋巴结治疗指数=No.14v淋巴结阳性率(%)×No.14v阳性病例的5年生存率(%)×100]。同时,按照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组织学分型、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o.14v清扫组病理T分期和TNM分期均高于No.14v未清扫组(χ2=14.771,P=0.005;χ2=18.339,P=0.003),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比例也高于No.14v未清扫组(χ2=4.205,P=0.040)。术后中位随访47个月,No.14v清扫组与未清扫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4%和4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Cox多因素分析证实,No.14v淋巴结清扫并不是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0.802,95%CI:0.545~1.186;P=0.12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各个分期中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当分期至ⅢA期后,No.14v清扫组的生存优势有逐渐显现的趋势:No. 14v清扫组和No.14v未清扫组ⅢA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4.9%和45.2%,ⅢB期患者则分别为39.8%和29.5%,ⅢC期患者分别为27.5%和16.2%。将Ⅲ期患者合并分析发现,No.14v清扫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No.14v未清扫组(38.2%比27.7%,P=0.006)。统计No.14v组患者的No.14v淋巴结阳性率为12.6%(37/293),其中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组阳性率分别为0(0/46)、2.5%(1/40)、4.9%(2/41)、15.7%(8/51)、20.8%(11/53)和24.2%(15/62)。将Ⅲ期患者合并,其No.14v淋巴结阳性率为20.5%(34/166);34例No.14v淋巴结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1.1%;Ⅲ期远端胃癌患者中,No.14v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指数为4.3,与第2站淋巴结中的No.9(3.9)和No.11p(4.9)相当,高于No.1(2.6)。结论尽管No.14v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改善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但可提高Ⅲ期患者的生存率;在Ⅲ期患者中,No.14v淋巴结的治疗指数与第2站淋巴结相当,可考虑纳入D2清扫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