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机制研究

作者:周勇; 温佳颖; 林琪胜; 洪宇琪; 梁银萍; 张晴; 林红英*; 陈进军*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08): 2470-2477.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9.08.034

摘要

为研究中草药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超微粉的镇痛机制,为千里光镇痛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6周龄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制备千里光超微粉混悬液,设千里光超微粉高(360 mg/kg体重)、中(180 mg/kg体重)、低(90 mg/kg体重)剂量组,以灌胃方式连续给药7 d后进行后续相关试验,通过甲醛致痛模型和热浴甩尾法验证其镇痛作用并用以区分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作用,通过纳洛酮颉颃试验、利血平颉颃试验及对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五羟色胺(5-HT)和一氧化氮(NO)浓度的检测等方法来探究其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机制。结果显示,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甲醛致痛模型和热浴甩尾法中小鼠的痛阈值,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纳洛酮和利血平分别作为阿片受体阻断剂和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可部分颉颃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作用;千里光超微粉可显著提高脑组织5-HT的浓度,降低血清中5-HT的浓度(P<0.05),但对于脑组织和血清中NO的浓度调节效果不明显。结果表明,千里光超微粉具有中枢性和外周性镇痛作用,其镇痛途径与阿片受体存在一定关系,可通过抑制囊泡膜对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的主动摄取过程而间接发挥镇痛作用;还可通过升高中枢NO和5-HT的浓度及降低外周NO和5-HT的浓度来发挥其镇痛作用,但对于NO的浓度调节效果不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