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微小血管吻合修复风险很高,已有许多实心、非可降解支架辅助小血管吻合的研究,但仍存在暂时性、创伤性等问题,因而可降解网格状血管内支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聚乳酸微型血管内支架吻合修复微小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将聚乳酸纤维环经多向热拉伸、成形,制备"M"形微型支架,支架直径分为0.5 mm和1 mm 2种。将24只SD大鼠(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分别在大鼠尾根部与中部切断尾动脉,每个部位12只,随后在2部位断端分别植入直径1,0.5mm的聚乳酸微型支架,进行血管吻合;对照组同样在大鼠尾根部与中部切断尾动脉,每个部位12只,随后以传统显微缝合线吻合血管。记录2组血管吻合时间、吻合血管即时通畅率及再植断尾成活率;术后2周行超声Doppler检测,观察尾动脉通畅情况;术后4周,行尾动脉吻合口两端血管组织学检测。实验方案获得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20160225124025。结果与结论:①两组吻合血管即时通畅率为100%;实验组血管吻合时间少于对照组[(3.0±0.5),(5.0±0.6) min,P <0.05],再植断尾成活率高于对照组[(95.8±1.5)%,(91.7±1.7)%,P <0.05];②术后2周超声Doppler显示,实验组血管吻合口及其远、近侧尾动脉内均有血流通过,对照组血管吻合口及远侧尾动脉血栓形成,管腔闭塞;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尾动脉无血栓附壁,支架及吻合口完全被覆内膜,管腔通畅;对照组管腔呈扁圆形,可见附壁血栓形成,管腔部分狭窄;④结果表明,聚乳酸微型支架可满足微小血管吻合再植要求,明显缩短血管吻合手术时间,提高吻合缝合效果,提高再植断尾成活率。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