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精粗比对牦牛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聂洪辛; 李毓敏; 庞凯悦; 柴沙驼; 申迪; 曾子铭; 廖扬; 王迅; 薛斌; 刘书杰; 王书祥*; 杨英魁*
来源:草业学报, 2023, 32(12): 189-197.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对牦牛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健康的3岁公牦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低精粗比饲粮(35∶65,C35组)和高精粗比饲粮(65∶35,C65组)。预试期为15 d,试验期为90 d。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组共检测出170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两组共有的OTU数目为1273个,占总OTU数目的74.79%;C35组的物种数、Chao1指数与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65组(P<0.05)。2)在门水平下,C35组牦牛粪便中髌细菌门和蓝藻菌门极显著高于C65组(P<0.01),放线菌门显著高于C65组(P<0.05);C65组牦牛粪便中拟杆菌门、螺旋体门显著高于C35组(P<0.05)。3) C35组牦牛粪便中瘤胃球菌属极显著高于C65组(P<0.01),毛螺菌科_NK3A20显著高于C65组(P<0.05);C65组牦牛粪便中未培养的属极显著高于C35组(P<0.01),未培养细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密螺旋体属显著高于C35组(P<0.05)。4)利用PICRUSt预测粪便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功能,在KEGG2水平,C65组复制和修复、翻译、核苷酸代谢、其他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细胞生长和死亡的基因家族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35组(P<0.01)。综上,饲粮精粗比显著影响了牦牛粪便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富度。且饲喂高精粗比饲粮(65∶35)促进了牦牛粪便中非纤维降解菌的增殖,提高了拟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值,但抑制了毛螺菌科的生长,研究结果丰富了对牦牛粪便菌群结构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