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秦皇岛石门寨亮甲山奥陶系剖面的化学地层和岩石地层特征,将亮甲山组(O1l)细分为下、中、上段。选取Fe/Ca、Ti/Ca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开展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多窗谱法(MTM)和傅里叶变换法(FT),从Fe/Ca、Ti/Ca比值中共提取出两个明显的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偏心率405ka和短偏心率90ka。基于长偏心率周期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表明,亮甲山组沉积时长为6.2Ma,平均沉积速率为14.68m/Ma,其中亮甲山组下段(0.0048.00m)和中-上段(48.0091.00m)的沉积速率分别为12.00m/Ma和19.55m/Ma;马家沟组下部的沉积速率为18.00m/Ma。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可能直接导致碳酸盐生产模式由以灰泥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物碎屑生产为主,并使亮甲山组下段与中-上段之交碳酸盐沉积速率大幅增加。旋回地层分析显示,早、中奥陶世之交天文轨道周期变化引起的地球气候改变可能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