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的词义演变看“丧”的字形演变

作者:李娴
来源: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5(03): 74-78.
DOI:10.13805/j.cnki.2095-7009.2019.03.015

摘要

甲骨文中表示逃亡、失去的"丧"假借桑树的"桑"表示,同时,为了实现文字职能的清晰,甲骨文中也有"桑"字添加区别符号"口"。逃亡、失去义,引申则有死亡义。词义的变化引起字形的分化,金文"丧"添加表意构件"亡"或"止""走",强化"逃跑"义项。战国文字添加表意构件"死"来分化"丧"之"死亡"义。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文献让"丧"的词义系统得以全面展现。到了小篆和今文字阶段,"丧"字中的构造理据不断消失,这反过来加大了今人对古文字"丧"的认识难度。随着"丧"词义的演变,"丧"的字形也不断地进行调整,从中可看出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从词的角度观察汉字的造字理据,是正确理解认识古文字的重要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