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时期,榆林地区的社会动荡,戏剧活动较为复杂混乱。其基本的发展脉络,从戏剧样式来说,一是传统的戏剧活动得以延续,二是随着“五四”新文化思潮的传播,来自西方的现代戏剧也渐次影响到了榆林地区。为配合抗战,榆林地区戏剧演出的内容和形式随着革命文艺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一批进步的戏剧工作者将具有时代性的思想内容融入以往的旧剧种中,创造出了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戏剧艺术形式。这一时期榆林地区的戏剧活动是中华民族抗战文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独特性在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戏剧民族化、现代化与功能化的统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