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示踪剂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分别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和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法检测,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据前哨淋巴结检出情况分为A组(仅有蓝染的淋巴结)、B组(仅有荧光显影的淋巴结)以及C组(有蓝染或荧光显影的淋巴结),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各组间的前哨淋巴结检出情况,并计算三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准确度。结果:B、C两组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两组间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两组的前哨淋巴结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以及特异度均高于A组,假阴性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联合亚甲蓝染色法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前哨淋巴结检出个数以及阳性率,但其与单独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标记效果相当,建议临床上对前哨淋巴结活检首选吲哚菁绿荧光示踪。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