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和多普勒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脏评估,探讨早期发现心脏功能亚临床损害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初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于化疗前、化疗每周期后24~48 h常规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描记,测量Q-T间期,测算出Q-T间期离散度值(Q-Tcd)。于化疗前、化疗每周期后24~48 h行心脏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Tei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舒张期运动速度,E峰、A峰,计算E/A值、E/e值。计算左室收缩期心尖四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4c)、二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2c)、三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3c)、左室平均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vg)。观察蒽环类药物用药前后及各个周期心电图Q-Tcd值和心脏常规超声及斑点追踪显像参数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不同次数用药后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次数增加Q-Tc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d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PS-a4c、GLPS-a3c、GLPS-a2c、GLPS-avg各参数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间期离散度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有助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早期发现,为及时改善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