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储层物性下限的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

作者:代金友; 林立新; 王洋; 王祚琛; 于占轩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2, 29(03): 29-35.
DOI:10.13673/j.cnki.cn37-1359/te.202104011

摘要

从储层识别和动用的角度出发,将储层物性下限分为储层、含油储层、动用储层和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等四种类型。基于储层渗流理论,综合考虑驱动压力作用下的不同尺度孔隙渗流响应特征和最小流动孔径的差异,对四种储层物性下限的内涵及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物性下限是判别储层和非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含油储层物性下限是划分含油储层和非含油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动用储层物性下限是识别动用储层和非动用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确定有效储层和非有效储层的界限,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储层、含油储层、动用储层物性下限分别与理论渗流、充注渗流和生产渗流的最小流动孔径相对应,可以采用最小流动孔径法确定;而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试油渗流的最小流动孔径相关性小,主要受工业油流标准限定,需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试油和生产测试资料综合确定。由单一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研究,逐步转向储层、含油储层、动用储层和有效储层等物性下限综合研究,是储层物性下限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