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百废待兴,教育、科举制度的弊端严重阻遏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身为朝廷重臣的权德舆执掌贡举期间,将有关教育、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引入考试中,从而对中唐教育、科举制度的流弊进行了思考和评骘。唐代对弘、崇生考生不仅单独命题,试题内容难度降低,而且及第的标准比正常的考试要简单很多。贵族子弟以资荫入仕、军功入仕占用了科举考试一定的名额,取非常之才的制科所录取人数就非常有限,这无形中将一些贤良之才拒之门外。因此,尽管唐代的科举考试给大多数贫寒子弟提供了步入政坛的机会,但科举考试并不是完全意义上公平公正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