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大学评议会制度作为民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制度保障,一方面从西方高等教育舶来和吸收;另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教育中改革和扬弃。外部起源上,从《奏京师大学堂办法折》对大学评议会制度引入的最早动议,到"癸卯学制"对大学评议会制度的借鉴模仿,近代中国大学评议会的引入源于日本大学评议会无疑。内在理路上,从1895年《通艺学堂》中专议、汇议制度的最早雏形,到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中》"会议所"的形式草创,清末对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进行设计,完成了近代大学评议会的基本轮廓。本文在分析近代大学评议会制度的早期引入和设计的基础上,试图对其过程进行评价。从本质看,取法日本,但根源德国;从意义看,由集权管理逐渐呈现出民主自治;从局限看,作为一种评议制度,其外部起源和内在里路上,取其形,舍其神,无法实现"教授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