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哲学与社会科学著作被大量引进,形成了十分庞大的翻译市场。社科类文本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对于其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报告拟以《所有单身女士:未婚女性与独立国家的崛起》第一章汉译作为实际案例,以跨学科的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作为指导,在分析社科类文本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该报告一共包括五个章节。在第一章节,笔者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的宏观背景和实际意义。第二章着眼于文本,介绍了文本的来源和内容,重点分析了文本类型及其行文特点。第三章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整个翻译的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中过程和译后校对。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节中,笔者首先介绍了所选翻译理论: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及在传播意义论述中广泛应用的共通意义空间理论,基于此分析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目的,形成“翻译是一个大众传播的过程”以及“翻译的目的在于寻找原作者和读者之间最大共通意义空间”的基本认识。从这一认识出发,结合社科类文本特点,在词语层面提出情态附加词的省译、比喻词的语义变通和文化背景词的信息增补三个方法;在句子层面提出“划分意群、变词为句、逻辑重组、衔接处理”四步走策略处理社科类文本中的长难句;在篇章层面,从照应、替代、连接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省译,指示代词的指代还原和逻辑关系的梳理与重现等三个衔接策略。最后一章笔者回溯了整个翻译过程,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活动的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此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笔者以跨学科的传播学视角观照社科类文本的翻译,期望为社科类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第二,通过对介绍美国单身女性浪潮发展历史的社科类文著的汉译,为关注此现象的国内读者和社会学家提供更为丰富的调查和研究素材,由此更为准确地分析中国的单身女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