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1860-1937年)的公立高校经费政策经历了由清朝末期的"分级办学与分级负担体系初成"到民国初期的"从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到高等教育经费独立"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公立高校经费政策在政策目标上旨在指定教育专款,争取经费独立;在政策内容上注重针对不同群体,广拓经费渠道;在政策执行上则尽管时政艰难,仍是勉力为之。公立高校的经费政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反映,它不仅体现了政府与公立高校间的经济关系,而且直接反映了政府的价值取向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