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在中国诗歌自新的内在诉求中,作诗与译诗的中外合力,共同促成了新诗诗体的最终确立。作为五四诗国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译诗由接续晚清到完成白话自由体转换的诗体演进,及其在各阶段与作诗的关联互动,清晰地勾勒出新诗诗体建构的步骤和历程。在新诗运动的理论倡导下,作诗率先突破旧体束缚,由尝试白话到试验自由体,分两步实现诗体的大解放;受理论与作诗的影响,五四译诗因其建立起的新诗格局,后来居上地引领与示范新诗的创作。对五四译诗的自觉参照,使现代新诗同时具备包括中西诗学传统在内的双重精神特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