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自然植被恢复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通过分析自然恢复31 年后形成的6 个植被类型区(樟树、枫树、梓树、白檵木、唐竹、白茅草)、2 个同期种植的人工植被区(湿地松、板栗)以及相邻裸地区0—100 cm土层pH值、有机质及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明确了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茅草和唐竹区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裸地区,但枫树和白檵木区的土壤酸化明显。(2)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全P、速效P等指标表现为乔木>草本>灌木,碱解N、全K、速效K表现为灌木>乔木>草本,全N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3)土壤综合肥力优劣为:枫树区>梓树区>白檵木区>樟树区>唐竹区>白茅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