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以洛神为例管窥佛教造像艺术对文学形象建构的影响。首先,回溯洛神形象的流变,即由曹植所作的《洛神赋》塑造出洛神完整的文学形象,至梅兰芳编演的《洛神》创造出的直观立体的洛神形象,勾勒问题的背景。其次,通过考证相关文献资料,厘清梅兰芳塑造洛神形象的灵感直接来源于龙门石窟的观世音造像这一说法的谬误之处,并根据相关文艺活动理论,从创作者、作品与接受者的视角逐层分析,重新确认佛教造像艺术对洛神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最后,结合前文所述材料,指出这种影响的表现与意义,即主要吸纳了飘逸而庄严的特质,使其形象更加饱满立体,且更具精神上的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