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准确理解其碳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过程是科学评估其碳储功能的基础。文章以青藏高原东北隅的高寒矮蒿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在2019—2020年连续观测的植被生长季碳通量及环境因子数据,采用增强回归树模式探讨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植被生长季白天碳通量主要受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和月份调控,两者的相对贡献分别为55.5%和11.7%,而夜间碳通量则由土壤温度、土壤水分、CO2浓度、月份和空气温度共同影响,其累计相对贡献为80.3%。因此,高寒草甸夜间呼吸模型需要考虑多个环境因子,以提高区域碳收支模拟的精度。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洛阳师范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