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青花博古纹兴盛原因探究

作者:叶茂盛; 彭志军*
来源:中国陶瓷工业, 2021, 28(05): 51-56.
DOI:10.13958/j.cnki.ztcg.2021.05.010

摘要

由于晚明金石学的发展,古器鉴藏之风大盛,一时间"博古"炙手可热。明亡清兴,经济恢复,窑火重燃,青花瓷的生产进入黄金时代。清代文人士夫阶层不断壮大,使得具有文人情怀的博古纹再次在瓷器上大量出现,以康熙朝最盛。康熙朝青花博古纹数量大增,多采用浙料绘画,分水明显,故瓷器纹饰上的瓶、鼎、香炉等惟妙惟肖。其常采用开光手法,并多与冰梅纹结合,典雅复古。康熙朝青花博古纹兴盛的原因有五:即文人情怀的抒发;儒学传统的重视;赏花插花爱好的推动;青铜器成为财富象征;彩绘技艺的成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