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内蒙古饲草产量与品质低和盐碱地面积大、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万亩盐碱地试验田,于2017年~2018年两年连续在小麦收获后进行复种油菜(饲油2号)燕麦(蒙农大燕1号)试验,通过测定饲草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探究施肥及不同混播比例对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河套平原地区的饲草混播模式。试验设施化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0%,用量375 kg hm-2)及不施化肥2个区组,每一区组设3种油菜(R)、燕麦(O)混播比例(按单作播种量)RO7∶3(油菜10.5 kg hm-2,燕麦45.0 kg hm-2)、RO3∶7(油菜4.5 kg hm-2,燕麦105.0 kg hm-2)、RO5∶5(油菜7.5 kg hm-2,燕麦75.0 kg hm-2)以及R(油菜15.0 kg hm-2)、O(燕麦150.0 kg hm-2)2种单作处理,总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1)2017年和2018年施肥区组混播RO7∶3的鲜草产量较高,RO5∶5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较单作燕麦处理增加了87.62%和54.81%、39.63%和273.6%。2)2017年和2018年施肥区组,RO7∶3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较单作油菜处理分别增加了2.97%、4.8%和37.37%、18.51%,混合草相对饲用价值最高达255.1。3)2017年和2018年RO7∶3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最高,施肥区组较不施肥区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1.75%~26.58%、脲酶活性提高了4.12%~43.90%、蔗糖酶活性提高了18.51%~32.61%。综合分析混播对饲草的产量、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可以认为RO7∶3结合施肥为最佳栽培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套地区合理利用光热水资源、发展麦后复种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