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透脓散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LM)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临床研究初步验证透脓散干预的以IL-6为核心的免疫炎症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搜集透脓散药物活性成分,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查询GLM的疾病相关靶点基因,韦恩在线系统构建透脓散-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交集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将交集基因导入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及拓扑分析,Metascape平台进行GO、KEGG富集分析,OmicShare在线平台构建气泡图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分子对接软件(Autoduck)将核心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Pymol软件将分子对接结果可视化。临床研究选择80例GL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透脓散,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两组均治疗2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空心针穿刺原肿块组织,包埋组织为病理蜡块、切片并进行免疫组化法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进行验证。结果:透脓散治疗GLM的靶点基因共969个,GLM相关靶点79个,交集靶点18个。拓扑分析相关靶点126个,主要涉及核心靶点IL-6、TNF、IFN-γ和IL-1β等;GO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MAPK级联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IL-6、TNF、IL-1β与核心活性成分结合能良好。临床研究结果则显示透脓散可明显降低IL-6、TNF、IL-1β的阳性表达。结论:透脓散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控GLM免疫炎症反应,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对肉芽肿乳腺炎的治疗疗效及以IL-6为核心的免疫炎症调控机制,为透脓散治疗GLM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