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性别差异

作者:李国华; 周勇杰; 黄薇; 周智凤; 弓建; 杨洁芝; 岳彦; 汪燕妮; 谢鹏鹏; 孟琳琳*
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1, 22(09): 699-703.
DOI:10.16506/j.1009-6639.2021.09.008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的性别差异,为青少年NSSI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国9个省份20家精神疾病医院门诊患有情绪障碍伴发NSSI行为的青少年的NSSI行为方式、次数和自伤功能进行调查。同时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压力心态测验量表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673名患情绪障碍伴发NSSI的青少年;女性青少年自伤次数[13.00(8.00,20.00)]次高于男性[11.00(4.50,19.00)]次(Z=-2.358,P=0.018);女性青少年采取自伤方式的种类[5.00(3.00,7.00)]种多于男性[5.00(2.00,7.00)]种(Z=-2.859,P=0.004);男性第一次自伤年龄略高于女性(F=4.438,P=0.036)。自伤原因分析显示,女性青少年情绪调节原因得分高于男性(F=15.859,P<0.05)。心理特征分析显示,女性青少年心理困扰水平高于男性(F=12.052,P=0.001);但男性青少年压力感知水平高于女性(F=5.937,P=0.015)。结论我国不同性别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NSSI行为在自伤频率、方式和原因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性青少年自伤行为频率远高于男性,并且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调节原因。因此,通过对青少年,特别是女性青少年不良情绪调节方式和调节策略进行干预,可能是预防其自伤行为的重要手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