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太平天国战乱之后,朝小野大、地方督抚专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朝廷之所以这一时期对平反冤狱十分热心,其实,无非是想借端打击地方督抚而已。清朝各县的衙役,尤其是快班和皂班这两类,在名头上地位很低,属于三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贱民。但是在实际上,由于他们是县衙的"工作人员",跟权力沾边,往往威风八面,街上的平头百姓,见了都得尊称一声"爷",尤其是捕快,负责破案拿人的,类似今天的警察,权力更是大,酒楼茶肆,人见了都得叫捕翁。这样的工作岗位,套用一句《儒林外史》里胡屠户的话,绝对要比那些种菜担粪的牛上百倍。即使一般的买卖人,也得让他们不止三分,到你家白吃白拿,你一句都不敢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