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意识与校园欺凌角色的关联性

作者:张茜; 程君菡; 丁红丽; 汪妍; 余毅震*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2, 43(03): 403-406.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3.020

摘要

目的 探究青少年自我意识与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的关系,为青少年校园欺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3—10月,在湖北省鄂州市和孝感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 336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青少年校园暴力问卷调查校园欺凌角色,自我意识评价量表(SCS)评估自我意识水平。结果 青少年卷入校园欺凌检出率为18.9%(819名),其中单纯欺凌者86名(2.0%),单纯被欺凌者369名(8.5%),欺凌-被欺凌者364人(8.4%)。校园欺凌不同角色青少年的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5,2.90,P值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欺凌-被欺凌者的公我意识得分高于未卷入者,私我意识得分低于未卷入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私我意识与欺凌-被欺凌角色呈负相关(OR=0.93,95%CI=0.91~0.96),公我意识与欺凌-被欺凌角色呈正相关(OR=1.08,95%CI=1.06~1.11)。结论 自我意识与青少年校园欺凌不同角色有关,较高的公我意识和较低的私我意识是青少年成为欺凌-被欺凌角色的重要预测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