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本文探究了教育对两性初婚时间的影响及在不同出生队列的差异模式变化。离散型事件史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男性,教育对女性婚姻的推迟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分出生队列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对婚姻的推迟效应在20世纪60年代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性中普遍存在;对于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尽管较高的教育程度仍然会对女性婚姻形成阻碍,但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教育对女性婚姻的推迟作用开始减缓,而这一模式在男性身上并没有显现。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阶段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发达地区,女性的经济潜力也逐渐成为婚姻市场中男性择偶的重要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