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运动对小鼠深静脉血栓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吴彩娇; 李小荣; 徐佳澳; 黎小艳; 韦佳妮; 赵慧函; 应燕萍*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3, 32(06): 867-877.

摘要

背景与目的:目前有证据支持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在充分抗凝基础上早期活动,并不增加肺栓塞的风险,反而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抗阻运动对DVT血管生成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抗阻运动能否促进DVT的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静脉血栓再通。方法:将72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狭窄下腔静脉方法构建DVT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抗阻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小鼠通过尾部负重法进行抗阻运动干预,模型组小鼠不做任何干预。两组分别于造模后7、14、28 d处死部分小鼠取材,取材前通过超声观察静脉血栓情况。HE染色法观察小鼠静脉血栓及肺组织病理情况;计算血栓再通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静脉血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和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情况,并计算CD31阳性血管数;qRT-PCR法检测含有血栓的静脉组织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发现两组小鼠术后血栓大小逐渐减小;与模型组比较,术后28 d抗阻运动组小鼠血栓大小和管腔直径明显减小;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结构均基本正常。术后7 d,两组间血栓再通率、血清VEGF浓度、血栓的VEGF-A和VEGFR-2表达量、CD31阳性血管数及含有血栓血管组织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4、28 d,抗阻运动组血栓再通率、血清VEGF浓度、血栓VEGF-A和VEGFR-2表达量、 CD31阳性血管数及含有血栓的血管组织VEGF和VEGFR-2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抗阻运动可增加DVT小鼠的VEGF和VEGFR-2表达,从而促进DVT的血管生成与静脉血栓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