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西企业发展路径的差异,推动了中西产业分化,成为中西大分流的一支重要驱动力量。大分流之前,秦汉以来中国的盈利行业向官营企业经营集中,在含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们规模化生产下引致了技术溢出,促成了"李约瑟之谜"前半段技术发明领先于世界的成就,而所生产的产品,受专卖制度等影响,难以形成市场导向的生产需求机制。宋代以来,虽然允许民间参与官营行业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但至晚清期间民间能够参与的环节基本集中在销售领域,带来了商帮的崛起,借助商业活动民间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受高利行业向官营集中、牙行制度等限制,民间积累的资本长期投向了非生产性领域,无法实现向近代产业投资的转化。欧洲在古罗马帝国崩溃之后,长期处在争霸战争的分裂、竞争状态下,企业在安全环境的引领下日益向城市集中。在资源禀赋差异下,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区域性市场在欧洲地区发展起来,集中于城市的企业日益呈现创新和向市场导向的转化,从而为欧洲地区的企业向近代企业的转型奠定了物质、技术与制度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