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了栽种不同植被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成效,以期为完善黑河湿地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开展植被恢复工程,在黑河北岸红军纪念林以西分别栽种2年生的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红柳(Tamarix chinensis)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2020年12月采集各植被的根际土壤,同时以不栽种植被自然恢复方式为对照,研究栽种不同植被后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改善了黑河湿地生态环境,缓解了湿地盐碱化;栽种沙枣对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效果最明显;栽种胡杨对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效果最明显;栽种红柳对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效果最明显;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间具有密切相关性。总体来看,植被恢复工程降低了黑河湿地土壤盐分,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黑河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行之有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