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区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的北缘,北以鲸鱼湖-阿尼玛卿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缝合带为界和西域板块碰撞杂岩带紧密接触。自晚古生代以来,调查区大部以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泥砂质复理石沉积为主的盆地经历了泥盆纪裂陷、石炭纪扩张形成大洋、早-中二叠世收缩消减、晚二叠世-中三叠进入残留洋、晚三叠世残留海边缘前陆盆地复杂的长期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印支-燕山期以来,由于北部西域板块和华南板块相互作用以及本区带自身演化活动的影响,致使本区带内形成北西西向密集成束成带分布的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总体来讲,南部岩浆或火山活动微弱,但北部地段花岗岩、二叠纪火山岩还是较为发育[1]。长期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以及三叠纪巨厚复理石沉积,给矿产的形成和储存造成了非常大的空间和有利区段。可以说调查区是印支-燕山期矿产形成与储存的非常重要的有利区带之一。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河北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