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新学; 李欣; 王礼春; 何健桂; 董吁刚; 杜志民; 马虹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 31(21): 7-9.
DOI:10.3760/cma.j.issn.1673-4904.2008.21.003

摘要

目的 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48例ACS患者(ACS组)及10例对照者(对照组)sTM水平,并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各种冠心病危险因子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与sTM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S组sTM水平高于对照组[(3.674±71)μg/L比(2.34±0.43)μg/L,P<0.05].危险因子数>2个患者的sTM水平高于危险因子数≤2个患者[(4.93±2.76)μg/L比(3.13±0.81)μg/L,P<0.05];病变血管数>2支患者的sTM水平高于病变血管数≤2支患者[(4.60±2.83)μg/L比(2.91±0.23)μg/L,P<0.05].sTM>3.2 μg/L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sTM≤3.2 μg/L患者(70.0%比35.7%,P<0.05).结论 sTM水平是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范围的良好标志,它与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损伤作用有关,并对ACS的病变范围和预后有提示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