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及繁殖障碍母牛的阴道黏液电阻值变化

作者:和占星; 张继才; 黄梅芬; 赵婷婷; 史建伟; 马真明; 王吉; 黄佑发; 郑声梅; 王安奎*
来源: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44(05): 57-62.

摘要

[目的]测定比较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和繁殖障碍肉用母牛的阴道黏液电阻值(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vaginal mucus,ERVM),获得相关基础数据,为辅助判定母牛发情、妊娠和诊断繁殖障碍疾病提供参考,同时客观评价发情排卵测定仪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母牛繁殖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21个肉牛养殖场(户)选择297头肉用繁殖母牛,根据繁殖记录和直肠检查结果,确定母牛所处的繁殖生理阶段(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或是否存在繁殖障碍。按记录结果将297头母牛分为4组:休情期组76头、发情期组48头、妊娠期组106头和繁殖障碍组67头。妊娠期组106头根据妊娠天数分为4组:妊娠≤60 d 44头、妊娠61~120 d 24头、妊娠121~180 d 31头、妊娠>180 d 7头;根据繁殖生理进程,在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组母牛中分别选取黄体期42头、卵泡期13头和妊娠期24头;繁殖障碍组67头根据繁殖障碍类型分为3组:卵巢囊肿8头、持久黄体57头、异性孪生不孕2头。采用全自动动物发情排卵测定仪测定ERVM值,对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及繁殖障碍母牛的ERVM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繁殖生理阶段的母牛以发情期的ERVM值最低,分别比休情期和妊娠期低17.91%(P<0.01)和28.38%(P<0.01),休情期的ERVM值比妊娠期低12.76%(P<0.01);不同妊娠时间的ERVM值以妊娠≤60 d最高,其次为妊娠61~120 d,二者均极显著(P<0.01)高于妊娠>180 d,妊娠121~180 d的ERVM值显著(P<0.05)高于妊娠>180 d;卵泡期母牛的ERVM值比黄体期和妊娠期分别低35.85%和37.05%,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黄体期的ERVM值与妊娠期相近(P>0.05)。对于繁殖障碍的母牛,以异性孪生不孕母牛的ERVM值最高,比卵巢囊肿母牛高36.12%(P<0.01);持久黄体母牛的ERVM值比卵巢囊肿母牛高22.42%(P>0.05)。[结论]获得了肉用母牛正常繁殖生理期及繁殖障碍母牛的ERVM值变化规律。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和繁殖障碍母牛群体的ERVM平均值存在明显差异,个体间差异较大,而且在不同繁殖生理状况下母牛的ERVM值存在部分重叠,只有当ERVM值小于180Ω时基本可确定母牛处于发情期。利用ERVM值判定母牛妊娠期、休情期及繁殖障碍需结合直肠检查等诊断手段,并查实配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