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顺治初年,西宁卫各寺院归附清朝。顺治十年,西纳、瞿昙等十寺国师、禅师、喇嘛等入京朝觐,清朝改换敕印,颁发保护寺院敕谕。康熙朝又有弥纳元觉寺等五寺入贡改换敕印。国师等名号由其后裔承袭。雍正初年,清朝为加强对青海地区的统治,收缴国师等敕印,寺院所属藏民、土地归地方官管理。对意图恢复职位的国师进行打击。乾隆十二年,清朝在一些寺院设立都纲、僧纲、僧正等职衔,以另一种方式加强对寺院的监督管理。清代西宁卫国师等名号的敕封与最终废除,与清朝对青海蒙藏地区统治逐步加强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