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地糖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尿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安至超; 柳红芳*; 何其英; 高雪; 王向明; 于博睿; 杜青
来源:中医学报, 2019, 34(11): 2403-2407.
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9.11.554

摘要

目的:探讨芪地糖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1制造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以及缬沙坦组。各组大鼠分笼饲养,自由饮食进水,按照体质量喂以同容积的药物。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用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h cellulose,CMC)以5.24 g·kg-1、2.62 g·kg-1和1.31 g·kg-1剂量配制成3种不同浓度的药液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的CMC灌胃。缬沙坦组给予CMC配制的缬沙坦溶液,剂量为8 mg·kg-1,各组均给药治疗12周。给药前及给药后的每4周留取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给药第12周末取材,检测大鼠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血糖、总蛋白等。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管及间质病理改变。结果:给药第12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中剂量组尿蛋白水平明显减少(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缬沙坦(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各生化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地糖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有明显降低尿蛋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