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撒拉族是清王朝重点控驭的西北少数民族之一。有清一代,中央政府通过循序渐进的社会控制与因地制宜的制度设计,逐步将撒拉族聚居区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至光绪年间,撒拉人已成为地方官员认知中的“内地民人”,国家认同观念明显增强。但是相关档案表明,晚清时期国家治理在这一区域的象征意义仍要大于实质意义。清朝的基层治理模式导致地方精英成为村庄治理的核心力量,国家权力在各个方面的渗透皆会遭遇一定程度的回弹。因此,实现高效的社会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撒拉族聚居区的基层治理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