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体性教学文化首先重在教师的激励、启发以及教学的互动生成。它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运用自身的人格、形象和情感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宽松愉悦,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对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质疑、探索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最大限度地为师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育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次,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观体现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上。它不局限于教师的单一讲授,而是结合学生的发现学习、情境学习等多种形式,灵活安排,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机会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它不拘泥于集体教学形式,而是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在教师引领、小组合作和独立探索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本文从几个基本点出发,探讨在多元化背景下主体性教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