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清代官场,因科举考试、考差、考职、荐举和保举,以及习惯等,都会导致拜认师生。这种拜认师生,一方面在选拔和培养人才、相互砥砺维护纲纪、同心协力拯救王朝于危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请托、袒护、贿赂公行、结党营私等败坏官箴、危害清朝统治的弊端。对此,清朝皇帝大多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态度却不一样。对于官员拜认师生,顺治帝严禁,康熙帝纵容,雍正帝则正式承认科甲师生,并试图加以规范。然而,雍正朝的师生回避制度存在"一事两歧",经乾隆朝补充、嘉庆朝调整后,聊胜于无,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嘉庆以降,内忧外患接踵而至,随着候补官员壅滞的加剧和地方督抚权力的扩大,官场拜认师生泛滥,明季的历史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背景下呈现出某种"轮回"。从根本上说,清代官场的拜认师生源于君主专制及其选官制度,而其实质则是对权力资源的争夺。所以,即使顺治朝的禁令没有夭折,雍正朝的师生回避制度没有缺陷,也是治标不治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清代的官场生态。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