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前后患者血浆黏附因子浓度的变化。方法将89例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ACS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两个亚组,ACS组和S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共8周。对照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分别测定研究对象入选当日和治疗8周后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 VCAM-1)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s ICAM-1s水平[(318.0±86.4)、(334.9±122.6)μg/L]明显高于SAP组[(264.8±86.6)μg/L]和对照组[(279.8±14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UAP组和SAP组s VCAM-1水平[(407.8±182.1)、(446.3±160.4)、(386.5±104.2)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7.7±2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s ICAM-1和s VCAM-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s ICAM-1水平显著升高,反映斑块的不稳定状态;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细胞黏附因子表达、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州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