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用于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本院内科、结核科及抗结核门诊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另70例患者经诊断确诊为肺结核,且乙肝病毒呈阴性,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损时间及肝功能损伤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相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升高(P<0.05),且研究组肝功能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总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及以上)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恢复时间为(20.58±10.96)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43±3.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明显,且发生时间较早,恢复较慢,临床应当予以重视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