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区居民2011~2015年死因及减寿分析

作者:曾艺旋; 周小军; 周孔香; 杨姣; 周慧
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 18(03): 271-275.
DOI:10.7507/1672-2531.201707125

摘要

目的了解南昌市新建区居民死亡水平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卫生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人口和死亡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编程,分析该区居民的死亡率、死因谱、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等居民健康信息。结果 2011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38.38/105,标化死亡率为563.00/105,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88.91,P<0.01);死因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男、女性死因顺位一致。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结果发现30岁之后居民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上升,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主要死因类型不同。该区居民期望寿命为78.38岁,全死因PYLL为129 087.5人年、PYLLR为39.84‰、APYLL为17.44人年,SPYLL为134 057.00人年,SPYLLR为38.61‰。其中,伤害造成的PYLL为46 191.5人年,PYLLR为14.26‰,APYLL为33.14人年,均为最高;肿瘤造成的SPYLL为48 414.95人年、SPYLLR为13.94‰均为最高。结论南昌新建区居民死亡率高于南昌市城区居民,但低于江西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减寿分析显示伤害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因此针对性开展三级预防对降低居民死亡、提高期望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南昌大学; 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江西省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