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细菌来源、脓培养结果,并研究C-反应蛋白值在炎症期的变化,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7例,分析其感染来源、脓培养结果及预后。根据患者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值分为160 mg/L以上(A组)、50160mg/L(B组)、850 mg/L(C组)、08 mg/L(D组)4组,并计算每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后CRP的下降程度,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其P值。结果感染源主要以牙源性为主,脓培养结果链球菌属为主,药敏结果万古霉素的敏感度最高。入院时CRP值越高,住院天数越长,治疗后CRP值下降越多(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的治疗以局部切开引流+全身抗炎及支持治疗为宜,应多加关注入院时CRP值较高患者。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