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构建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

作者:翟铭雅; 徐雪; 梁梅英*; 王建六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 20(06): 528-531.
DOI:10.13390/j.issn.1672-1861.2019.06.013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建立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Balb/c雌鼠与同龄Balb/c雄鼠配对,自妊娠第10天起,每日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41单克隆抗体-PBS溶液至分娩前。按照抗体的不同起始剂量分为实验一组(4μg)及实验二组(6μg),同期腹腔注射等量PBS溶液为对照组。动态监测给药后妊娠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死亡率,评价不同起始剂量下,血小板下降程度、维持时间及模型稳定性,并且记录各组小鼠子代出生情况及血小板计数。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小鼠于给药24小时后出现血小板显著降低(P <0.05),并在给药7天内持续维持低水平的血小板计数。②与实验一组相比,实验二组中妊娠小鼠死亡率增加(25%vs 0%),血红蛋白水平于妊娠晚期显著降低(P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子代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瘀点及瘀斑,其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产仔数、出生体重及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注射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可建立妊娠合并ITP被动型动物模型;以单克隆抗体4μg/天作为起始剂量时对模型动物死亡率及血红蛋白影响最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