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反向添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曲普瑞林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曲普瑞林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反向添加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治疗前后的卵巢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upperman)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GF-1(3.72±0.15) ng/ml、HMGB1(0.20±0.08) n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清IGF-1(4.36±0.18) ng/ml、HMGB1(0.38±0.11) ng/L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卵巢功能相关指标包括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56.41±15.83) 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3.26±23.54) 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18.46±4.14)分]及VAS评分[(3.25±0.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Kupperman评分[(13.23±3.57)分]及VAS评分[(2.14±0.0.7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32%(P <0.05)。结论曲普瑞林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可有效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其临床症状,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