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在分析侵蚀性降水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降水特征的次降水侵蚀力估算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定量监测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甘肃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小流域和龙滩小流域2个典型径流场5 a的侵蚀性降水过程资料,构建雨量(P)×雨强(I)结构与E×I30的转换关系。【结果】大于50MJ·mm/(hm2·h)的次降水侵蚀力占侵蚀力总量的比例高达75%,是该地区降水侵蚀力的主要贡献来源。降水量P和降水动能E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降水单因子I30(30 min降水强度)、I60(60 min降水强度)、E(降水动能)对土壤流失量(S)产生显著影响(P<0.01)。降水双因子P×I30、P×I60与S之间的相关系数r>0.616(P<0.01),P×I30、P×I60是影响坡面土壤流失量S的主要降水复合因子。P×I30、P×I60与E×I30符合幂函数关系,模型方程决定系数R2达到0.984 0、0.960 9。2个模型的有效系数分别为98.9%、98.1%,偏差系数分别为2.0%、3.2%。当10 mm50 MJ·mm/(hm2·h)的次降水侵蚀力预测值相对误差<10%。【结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指标因子P×I30、P×I60可作为该区域10 mm<P<50 mm次降水侵蚀力指标因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