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补充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营养评估。对照组给予营养咨询,常规膳食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同步放化疗开始时至同步放化疗结束(同步化疗2周期),给予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400 m L/d(能量400 kcal,蛋白质15 g)进行营养补充,共计(46.23±3.13) d。检测两组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和同步放化疗结束后血液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统计营养不良发生率,和两组患者同步放化疗中断时间和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干预组同步放化疗结束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同步放化疗前,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干预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干预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较同步放化疗前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步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按照其减少的严重程度干预组Ⅰ级28.57%、Ⅱ级68.57%、Ⅲ级2.86%、Ⅳ级0%,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Ⅰ级34.29%、Ⅱ级45.71%、Ⅲ级14.29%、Ⅳ5.71%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中断治疗天数干预组为(1.09±1.06) d,对照组为(1.80±1.2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P=0.013)。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可以防止其营养状况的恶化,可减少患者同步放化疗的中断时间,但不能减少同步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不能降低黏膜炎的发生。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