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索启动磷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启动磷肥大田滴施(T1)、穴施(T2)和不施启动磷肥(CK)3个施肥处理,其中启动肥磷肥用量为P2O5 30 kg·hm-2,探究启动磷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生长、养分分配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设置启动磷肥根箱土壤滴施(P1)、穴施(P2)和不施启动肥(CF)3个处理,其中启动肥磷肥用量为P2O5 0.2 g·kg-1土,探究启动磷肥施用后土壤中磷素的空间分布与迁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四叶期和六叶期,T1和T2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苗期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和N、P、K养分积累量。在六叶期,T1和T2处理玉米总根长较CK分别增加了21.10%和30.35%,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了23.48%和29.20%,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1.24%和52.38%、33.61%和57.81%。与CK相比,T1和T2处理促进了玉米N、P、K养分的积累,同时促进了养分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移。在玉米吐丝期至成熟期,T1和T2处理玉米N、P、K养分转移量较CK分别增加了29.75和44.73 kg·hm-2、10.76和14.65 kg·hm-2、2.20和24.67 kg·hm-2。玉米穗长、行粒数、产量和磷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T2>T1>CK,玉米穗秃尖长度表现为T2<T1<CK。P1土壤速效磷主要分布在距土表垂直0~9 cm,水平0~10 cm范围内,P2处理土壤速效磷分布在距土表垂直6~15 cm,水平0~6 cm范围内。综上,启动磷肥可以促进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发育,为玉米后期N、P、K养分吸收以及养分向生殖器官的转移提供先发优势,促进玉米增产。此外,通过分析穴施和滴施处理的产量和土壤分分布情况得出,启动磷肥穴施增产效果优于滴施的主要原因是穴施磷养分在土壤中分布更深且集中。本研究结果可为启动磷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合理高效施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