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风险之间的平衡急需治理模式的跟进完善。以"深度伪造"换脸事件为例,考察各国(地区)对智能技术换脸导致的安全风险的应对举措。通过对比美国、欧盟、中国"深度伪造"换脸事件的发酵过程,发现对待此类人工智能引发的风险,美国选择自下而上审慎规则,欧盟采取自上而下主动出击,中国则尝试多方参与包容监管,各国(地区)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实际需要选择了最适配的治理模式。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治理要素,为应对其引发的安全风险提供对策建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