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媒介化传播学理论引入批评话语分析,以法新社关于中国“碳中和”的新闻报道为语料,从文本、话语实践和媒介化实践三个维度考察法新社对中国碳中和规划的态度和立场。在主题上,法新社主要关注中国的碳中和规划承诺、背景、现状和举措,强调规划目标与短期能源实践之间的矛盾。在语言形式上,法新社借助过度词汇化分类、搭配词、及物过程等词汇语法手段,把中国的碳中和规划建构为最大碳排放国理应承担的责任,同时,突出强调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言说性及其与当下能源实践的不一致性。在话语实践上,法新社更倾向于引用国际组织、机构和欧美政府官员表达西方立场的观点,通过西方认可的“权威”建构对中国碳中和及其相关议题的评价;引用中国政府、机构、媒体和企业人员的话语时往往通过再情景化手段,彰显多元声音之间的张力。从媒介化实践来看,法新社遵循商业主义至上的媒介逻辑和西方霸权政治逻辑,即使对中国提出的这样一个符合国际主流大势,有利于全球气候治理的碳中和规划和举措,仍坚持西方一元论标准,以审视、质疑和指责的姿态,建构中国的“他者”形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