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3r受体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作者:宋寒冰; 王飞; 陈启鹏; 唐宗翰; 姜益常*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2023, 39(01): 38-43.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3008

摘要

目的:在A3r受体的基础上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均进行口服药物(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针刀松解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 MG)评分、P38MAPK、MEK3/6含量、NF-KB信号通路指标变化[p50、p65及NF-KB抑制蛋白α(IKBα)]及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WOMAC评分、Lequesne MG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IMS2-SF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38MAPK、MEK3/6、p50、p65及IKBα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炎症因子(IL-1β、MMP-3、hs-CRP与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可明显改善KOA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肿胀和晨僵等)以及膝关节活动功能,降低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其起作用的原因可能与抑制P38MAPK、MEK3/6和NF-KB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