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如果说伴随舞蹈、诗歌、宗教崇拜的音乐作品其意义显而易见的话,那不伴随姿态、不附加诗词、不寄托宗教情怀的纯音乐作品还具有意义吗?如果有,那它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包括音乐学家、音乐专业人士以及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们)究竟该怎么听音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评论音乐?我们又批评什么?五位当代美国音乐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第六期塔尔海默系列讲座(Thalheimer lectures)中各抒己见。美国哲学家、批评家金斯利·普莱斯将系列讲座汇编成《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